【热点背景】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一街道两边的树根被用水泥浇灌,目的是抑制空气浮尘,引发网友吐槽。当晚,商丘市委宣传部官微称“该事件引起商丘市梁园区高度重视,并连夜奋战彻底整改”.梁园区委宣传部称,此事系网友误读,此举是为整治大气而改造原未经硬化的路面,为赶工期而先整体铺上水泥,待24小时凝固后再将树根切割出来。这并非商丘梁园区第一次遭遇质疑了,今年7月27日梁园区为了治理大气污染,竟用红头文件要求辖区所有企业停产,主要是不达标餐饮饭店,舆论哗然之后当夜紧急叫停。
【预测题目】
S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和浮尘,通过水泥浇灌将树根封堵住,并下发红头文件要求辖区内的饭店全部停业,引发广大民众和舆论的哗然和质疑,认为这就是“一刀切”,对此你怎么看?
【解读】
对于这件事情,本应是一件有利当地的一件好事,政府部门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饱受其害的民众应该欢欣鼓舞才是,为何要对政府治理工作“喝倒彩”,显然,政府部门用“一刀切”的方式治理大气污染时,将复杂的社会问题过度简单化了,并且把民众的生活方式当成了对手,无论是关停餐馆还是堵住树根,均是把民众当成治理大气污染的最后“埋单者”.
因此,面对汹涌的舆论,相关部门应意识到,这两件本应成为好事的工作中,堵住民众参与之路,政府相关部门急需从自身找找原因了。
政府部门治理大气污染时,没有足够的民众参与,孤军冒进导致进退两难。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有三种模式:最好的模式是拿出议题让民众充分参与,达成共识之后再出台政策;其次的是专业人士拿出草案,征集民众意见之后进行修改,最后再推行;最差的是自己选择议题自己拿出草案自己推行,此举会堵塞民众参与的渠道,在自己的家园建设中,被“排挤”成为围观者。遗憾的是,S市政府选择了最差的治理策略,民众的冷嘲热讽,实际上是对无法参与其中的不满。
简言之,都知道空气污染伤害甚多,为了避免负面效果,就把正常生活搅成一团乱麻,为了将来呼吸新鲜空气,眼巴前的日子没法过了,二者关系没有平衡好,政策再好也难彻底实行。尤其是,治理大气污染并非简单关停污染源和升级改造相关产业,而是借此重新塑造民众的生活方式,将环保理念变为各个生活阶段的不同细节。也因此,像治理污染这样的民生大事,需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他们是治理成本的承担者和治理后果的受益者,理应有发言的一席之地。以此观之,S市政府部门的雷厉风行,是自上而下的推动,甚至形成了下必甚焉的局面,有些自以为是了,自然只能在政策实行后才听到不满之声。
基于此,环保事业的开展,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学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实现环保工作的全民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打好环保工作的全民攻坚战;其次要健全环保工作机制,实现科学调研、统筹规划、重点治理。不能急功近利,要特别警惕有人玩“环保花活儿”.对那些在环保上玩手段、耍滑头的人,理当严肃问责,以儆效尤。最后要在具体措施操作上,体现因地制宜,方法得当,做到真正体现环保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