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复杂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交织并存。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多元与心态迷雾,谴责与反思并存、希望与忧虑同在。
人们在追问:快乐去哪儿了、信任去哪儿了、从容去哪儿了、包容去哪儿了、平和去哪儿了、浪漫去哪儿了。人们在思考:社会道德是进步了还是滑坡了?公众的心态是变得更加从容了还是更加迷茫了?
从本期开始,我们聚焦转型期复杂社会问题所导致的多元社会心理症候,触摸转型期的社会温度,以求穿越迷雾、达成共识,进一步营造理性、积极、平和的社会心态。
不知从何时起,“快节奏”已经无法形容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着急”似乎更能描述大多数人活着的方式。
人们着急过马路、着急插队、着急买房、着急开车、着急挣钱,人们着急在汽车尚未进入站台时就拥作一团、着急在火车站的检票口摩拳擦掌、着急在飞机尚未停稳前便打开手机,人们一坐下来就着急寻找WiFi,着急拍照然后发微信与微博,着急在网络世界中发声、评价、表态,彰显“我思故我在”……
半个多世纪以前,世界对中国人的定义还是“漠视时间的民族”,可似乎一夜之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成为了“世界上最着急、最没耐心的地球人”,甚至还曾有一幅漫画,用“喷火焰的中国龙”形象,夸张地描绘“火气”很大的中国人。
说来有趣,林语堂先生曾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用这样的语言将闲适的东方哲学介绍给当时忙碌焦躁的西方人,希望他们能够从快速发展的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可短短几十年过去,情形竟发生了逆转,这番话似乎已不适用于已跳出焦躁生活桎梏的西方人,而更适合现今的我们自己。
为何会这样?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为自己贴上了“着急”的标签,是什么原因导致从容、闲淡的生活节奏渐渐远去?
有人说,这是时代使然。生活越现代化,烦躁情绪就越重。
你看,电话不普及的时候,没有人会介意用几个月的时间才收到一封信,但在手机随处可见的时代,几分钟内对方没有回短信,人们就会着急;在自行车与有轨电车还是主要出行工具的时候,等半个小时的公交车不足为奇,但现在,出行工具越来越多,却连打的时都忍不住叮嘱司机抄近道;以前用电话线拨号上网,十几k的速度也坦然接受,现在几十兆的带宽,还会因为网页打开慢了一点点而忍不住不停刷新。
所以,这是时代加重的烦躁症,有了比较,才有了烦躁。“大陆一开放,便遇上高速度的高科技时代!”有台湾作家形容,如同“从来没有听过黑胶唱片就直接跳到数字音乐”,这是被科技发展和“e时代”裹挟的结果。
还有人说,这是源于中国是个对数字敏感的国家,五千年文明里有太多令我们骄傲的数理成就,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习惯与思维。学生的分数、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经济增长率、出口率等等。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一生都在数字的追逐下一路狂奔,从出生到死亡,至于内心的感受、情感的需求,因无法纳入统计的范围,似乎只能被忽略不计。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这是转型时期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现在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转型期,从发展规律看,“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导致不稳定性”。
传统社会和已经现代化的社会相对稳定,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则充满艰险,矛盾也集中显现。如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化发展太快,城市房价过高,汽车工业发展太快,交通变得拥堵不堪,现实方面的民生压力与生存空间,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无奈之下成为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人。
当然,此情形并非中国独有。英国学者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地城市人口走路的速度比10年前平均加快了10%。研究人员选择世界上32个大城市进行研究,排前几名的大多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城市,“急之国”是“所有正在高速发展国家都在发生的现象”。
如果搞清楚这一事实,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主张中国应当放缓发展节奏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张其实有失偏颇,因为这不是慢下来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当我们在国民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的时候,保持快速增长还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而且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进入市场化的进程,老百姓有改善生活的强烈要求,这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推着它向前冲,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想慢也慢不下来。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不在于放缓发展节奏,而在于防范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衡。
让人欣喜的是,同没有顺利闯过现代化这一关的拉美国家不同,我们的国人已经认识到着急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已经自觉开启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慢模式”。看,北京有一家“熊猫慢递”店,投递的时间由寄信人自己决定,可以是1个月后、1年后,甚至10年后或者更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人致力于“慢写”态度的推广,倡导人们在资讯爆炸的时代,不仅要关注时效,更要懂得欣赏和理解,好好读一本书;形形色色的“慢生活俱乐部”在许多地方萌芽,在那里,成员们体验着“慢半拍”生活方式的愉悦。
诚然,因为时代的裹挟,我们或许一时还无法体会到诗歌中的生活节奏,“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对“不着急”“不焦躁”的向往,崇尚一份沉静恬淡、崇尚一份平和自然。
云南华政官方微信平台: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招考资讯以及时政热点资料送到您的手机
加入方法: |
云南华政教育腾讯微博:<iframe allowtransparency="true" frameborder="0" height="75"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scrolling="auto" src="http://follow.v.t.qq.com/index.php?c=follow&a=quick&appkey=801470426&sign=70cddac1&v=2&name=ynhzgwy&style=1&t=1389753098274&f=0"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 width="167"></iframe>